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药食同源 医厨同道
人生有形 不离阴阳
洪涝灾害期间食物救援和在家做饭注意事项
PCR实验室应该这样建
1
11 1 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药食同源 医厨同道
 

药食同源 医厨同道
□闫红敏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
    水灾过后,易发疫病。暴雨洪水过后,地表环境潮湿,适合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及蚊虫的滋生。另外,洪水过后,生活环境的改变,再加上抢险救灾的紧张度和体力付出,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俗话说:“药食同源,医厨同道。”食物也有药性,我们可以利用食物的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调理身体。作为中医药人,今天和大家分享水灾过后,如何吃好一日三餐,如何用好厨房里的食材,“把厨房当药房,把食物当药物”预防灾后疫情,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藿香蒜汁面
    食材:藿香、大蒜、茯苓粉、小麦粉。
    做法:把藿香叶、大蒜加盐捣汁备用。把茯苓粉和小麦粉按1∶10比例混合,加水做成面条煮熟。把藿香大蒜汁浇到盛好面条的碗中拌匀即可食用。
    膳食解析:藿香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还有非常好的抗菌活性。研究表明,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幽门螺杆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大蒜既可调味,又能防病健身,被誉为“天然抗生素”,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大蒜可有效抑制和杀死引起胃肠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等细菌病毒,清除胃肠有毒物质,刺激胃肠黏膜,促进食欲,加速消化。
    茯苓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小麦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补养机体,为一切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小麦中的蛋白质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含量。而维生素、矿物质同样也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小麦颗粒中的淀粉酶、蛋白酶等,是多种生化反应的重要催化剂。
    养生功效:芳香醒脾,化浊开胃,健脾利湿,营养健体,改善湿热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马齿苋煎饼
    食材:马齿苋、鸡蛋、小麦粉、葱末、姜末。
    做法:马齿苋洗净,加入葱末、姜末、少量食盐拌匀,把上述食材加水和面粉拌成稠糊状。平底锅加油烧热,倒入面糊,摊成厚饼,小火两面加热做熟即可食用。
    膳食解析:马齿苋具有清热利湿、止痢消炎的功效。它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马齿苋可以促进肾上腺素分泌,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以调节人体内糖代谢过程,辅助降糖。
    鸡蛋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蛋白质,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质最为接近,具有滋阴润燥、养心安神、养血安胎、延年益寿的功效。
    生姜味辛辣而芳香,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
    大葱具有发表通阳、解毒调味、发汗抑菌和舒张血管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阴寒腹痛、痢疾泄泻等。
    养生功效:清热利湿,解表散寒,增强抵抗消化道疾病的能力。
小米山药扁豆粥
    食材:小米、山药、炒白扁豆。
    做法:把小米、山药、炒白扁豆加适量水,放入锅中加盖煮粥。
    膳食解析:小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具有益肾、除热、解毒、治疗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的作用。
    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入脾,汁液浓稠入肾,可以平补肺、脾、肾三脏。
    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具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
    养生功效:健脾养胃,化湿利尿,养护后天之本脾胃,增强抵抗力。
芡实排骨冬瓜汤
    食材:排骨、冬瓜、芡实、生姜、大葱、山柰、白芷、豆蔻。
    做法:芡实放入砂锅,加入足量冷水浸泡。把生姜切片、大葱切段备用。山柰、白芷、豆蔻包成料包,放入碗中加少许冷水浸泡备用。排骨放入冷水中加热焯水去掉浮沫备用。把浸泡好的芡实加热煮沸,放入排骨继续小火慢炖,10钟后把泡好的料包和水倒入砂锅,加入姜片、葱段、冬瓜、少许盐继续小火慢炖20分钟左右即可。
    膳食解析:排骨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维生素B1含量是牛肉的4倍多,是羊肉和鸡肉的5倍多。维生素B1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关系密切,能改善抑郁症状,还能消除人体疲劳。
    冬瓜味甘、性寒,具有清热、利水、消肿的功效。冬瓜含钾量显著高于含钠量,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对需要进食低钠盐食物的肾脏病、高血压病、浮肿病患者大有益处。冬瓜中含的硒还具有抗癌等多种功能,为有益健康的优质食物。
    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素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誉,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
    生姜、大葱、白芷、豆蔻、山柰等调味料,不仅能为排骨去腥增香,还有理气健脾、芳香化湿的功效。
    养生功效:健脾利湿,芳香开胃,通调三焦,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翠衣绿豆汤
    食材:西瓜皮、绿豆。
    做法:把西瓜皮切碎,绿豆打成粗颗粒,加适量水煮。以上食材煮10分钟左右,把翠绿色的绿豆汤盛入碗中即可食用。切记不能把绿豆煮成褐色汤,煮过了会降低清热解毒的功效。
    膳食解析:西瓜翠衣性味甘凉,煎饮代茶,可治暑热烦渴、水肿、口舌生疮、中暑,以及秋冬季因天气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痛、烦咳不止等疾病。
    绿豆解诸热、益气、解酒食百毒,治发背痈疽疮肿。
    养生功效:清暑热,解百毒。
豆花橘皮饮
    食材:扁豆花、陈皮。
    做法:冲泡代茶饮。
    膳食解析:扁豆花性寒、味甘,具有健脾和中、解暑化湿、止泻、止带的功效。扁豆花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可用于治疗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小儿疳积、细菌性痢疾等。
    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等。
    养生功效:理气健脾,祛湿解暑。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