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夫妻癌”“家庭癌”吗?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王晓凡
一周内夫妻双双查出肠癌,一家四口母子三人患肝癌……为什么夫妻、一个家庭中多人患同一种癌症的情况越来越多?“夫妻癌”“家庭癌”真的存在吗?该如何预防呢?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南省肿瘤医院的相关专家。
“夫妻癌”是什么? 两个月前,家住安阳、72岁的张先生连续数天粥都喝不下。女儿带着老两口到当地医院检查,张先生被确诊为食管癌。让人惊讶的是,连他“顺便”体检的老伴儿马女士也被诊断为食管癌。 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张玲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患者的父亲15年前死于肝癌,几年后她的哥哥也死于肝癌,之后她在体检中也查出肝癌。 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孙海波说,夫妻俩几乎同时或先后发生的癌症,医学上称为“夫妻癌”,而“夫妻癌”又属于“家族癌”的一种。 《美国2018癌症数据报告》曾提出“家族癌”的概念,即某些家族中,有一人患癌症,其他成员可能同样患癌症,既可同时发生,也可先后出现,患癌部位可相同,也可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发病成员不限于夫妻,还涵盖父子、兄弟、姐妹等。 有报道称一家人陆续患癌,也有报道称夫妻同患肝癌,更有姐妹、母女同患乳腺癌等。 为何会出现“夫妻癌”“家庭癌”? 出现“夫妻癌”“家庭癌”,癌症难道会传染?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李智说,根据长期观察研究的结果,可以肯定的是,癌症不是传染病。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比如同锅同勺一桌吃饭,饮用被污染的水;长期同样摄入过多的腌制食品;同样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家中一日三餐都是高脂肪、高盐、低纤维食物等;互相影响而长期吃辛辣、刺激性烫食;进食过快……夫妻二人或者一个家庭里的人作为密切共同体,有更多机会长时间暴露于同一致癌因素下,从而使“夫妻癌”“家庭癌”相对更易出现。 张先生和马女士之所以双双患癌,孙海波分析,是因为二人相同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因为龋齿严重,张先生只能每天喝粥或吃面条,很少吃青菜、水果。另外,张先生口味特别重,别人喝粥放糖,他却要放盐,甚至没事儿会喝咸水,还喜欢吃烫食。考虑到老伴儿牙口不好,马女士平时将做好的面条一直在火上热着,希望煮软烂一点儿,但张先生性子急,从热锅里盛出来就吃。在一起生活50年的马女士,也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哪些癌症容易发展成“夫妻癌”“家庭癌”? 李智说,有5种癌症,夫妻俩或者一个家庭里同时发生的概率很高;一人患病,其他人也要及时检查,同时赶紧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肺癌跟吸烟、二手烟和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家里一个人吸烟,其他家庭成员都会受到二手烟的影响,患上肺癌的概率就会显著上升。 夫妻双方或者一家人共吃一桌菜,饮食习惯也会日趋接近。摄入过多的腌制食物会让患癌概率大大上升;高脂、高油、低纤维饮食习惯,也会增加罹患肠癌的风险。 我国肝癌患者众多,其中就有不少“夫妻肝癌”或者“家庭肝癌”。一部分原因是:乙肝患者本就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一方患病,病毒可通过性行为、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等传播,增加另一方患癌的概率。 食管癌在我国有明显的地理聚集现象,比如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太行山)地区,鄂豫皖交界(大别山)地区等。这与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幽门螺杆菌能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久治不愈极有可能诱发胃癌。它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口对口、打喷嚏等途径传染。而夫妻俩或者一家人日常饮食都在一起,一人感染很容易造成相互传染,最终增加一家人患胃癌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