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实施,迄今已逾4年。4年来,中医药事业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这部法律的坚实护航。 为庆祝《中医药法》实施4周年,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营造依法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良好氛围,促进中医药事业规范有序发展,增进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和认同,河南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义诊活动。
南阳市 法治引领中医药事业做大做强
本报讯 (记者乔晓娜 通讯员崔松涛)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中医药法》落到实处,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019年1月,南阳市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中医药发展局,并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南阳市13个县(市、区)也分别成立了中医药发展局,为卫生健康委挂牌机构。此外,南阳市政府还成立了由市长担任主任的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工作委员会,建立会议制度和协调机制,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南阳市委、市政府把“中医药强市”列为全市发展战略,先后制定出台了《张仲景医药发展创新工程纲要》《南阳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南阳市艾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等文件,对南阳中医药工作中长期发展路径进行系统规划部署。 南阳市创新仲景品牌,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实施市级、县级中医医院提升工程,启动9个县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总投资5.39亿元;通过办好“一节一坛”,打造仲景文化交流平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4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8届仲景论坛。截至目前,南阳市13个县(市、区)已有11个创建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南阳市于2019年创建为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南阳市中医专家组发挥仲景经方优势,对仲景学术进行创新发展,制定预防、诊疗方案,全程参与患者救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阳市委、市政府于2017年启动了建设张仲景健康城专项,将其列为全市九大专项之首。目前,张仲景健康城3个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已达14亿元。 南阳市不断推进中药产业发展,发展中药材种植,打造规范化种植基地。自2017年以来,南阳市已建成22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年产值达60亿元。 南阳市着力发展艾草产业,推进艾草种植、加工、研发、体验全方位发展,打造了艾草全产业链,艾草产品已达六大系列200多个品种,获得艾产品专利证书100多项;成功举办了4届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世界艾乡”品牌正在崛起。 此外,南阳市持续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在中医药健康旅游方面,建成9个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并结合各县(市、区)中医药资源,规划建设7个中医药特色小镇;在中医养生保健方面,全市中医养生馆遍地开花。目前,南阳市中医药健康产业年产值达200亿元,正成为该市新的支柱产业。
舞阳县卫生健康委 普法宣传增进民众认知
本报讯 (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杨 磊)近日,舞阳县卫生健康委组织城区13家公立及民营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法》宣传及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通过设置宣传展架、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中医药法》、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现场设立咨询台,为患者测量血压、把脉,并针对患者关心的健康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提出合理的诊疗意见和治疗方案,获得群众的好评。 据了解,在此次活动中,医务人员共义诊5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有效提高了群众对《中医药法》和中医药健康知识的关注度和知晓率。
日前,平舆县卫生健康体育委组织县直4家医院在舆新广场集中开展《中医药法》实施4周年义诊、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主题是“依法发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医务人员在活动现场设立了咨询义诊台,为群众测量血糖、血压,免费提供拔罐、温灸、砭石灸、耳穴压豆等中医药服务,并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折页,宣传普及《中医药法》和中医药文化知识。 据了解,本次活动将持续一周。活动当日,医务人员共为群众提供咨询义诊300多人次,发放宣传折页500多份。 丁宏伟 王现超/摄
7月7日,博爱县中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在东金城村进行《中医药法》宣传及义诊活动。在活动中,医务人员为群众免费进行体质辨识测试、针灸、测量血压等服务,耐心为他们讲解了饮食养生、日常调理等中医保健常识,引导广大群众了解中医药、喜爱中医药。 王正勋 侯林峰 李凌云/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