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广告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法》贯彻实施两周年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中医中药中国行
PDF版查看  第七版:壮丽70年中医药发展历程
PDF版查看  第八版:《中医药法》贯彻实施两周年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散瞳验光会伤害眼睛吗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获评国家级干眼示范指导中心
患者千里来寻医 医生妙手除顽疾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84岁患者实施脊柱减压矫形术
急救科普知识讲座
郑州超额完成卫生健康民生实事
中国医疗队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这项研究丰富了肾移植学基础理论
服务型行政执法比武
1
11 1 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这项研究丰富了肾移植学基础理论
 

这项研究丰富了肾移植学基础理论

   本报讯 (记者 常 娟  通讯员王志刚 周厚亮)日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团队、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精准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出生缺陷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团队在遗传性肾病与移植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论文于7月2日在《自然》旗下遗传学领域知名期刊《基因组医学》(最新影响因子8.617)发表,进一步丰富了现有肾移植学基础理论,并将肾脏疾病的诊断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慢性肾脏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部分可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和肾移植治疗。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约15%原发病因未明,但明确这些患者的原发肾脏疾病的分子遗传学诊断是肾脏病与肾移植领域一项新的挑战,对肾移植供肾的选择、受者肾移植后原发性肾脏疾病复发的预防与处理及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团队、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精准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出生缺陷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团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肾脏发育与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肾移植治疗等多学科交叉,从分子诊断技术平台的建立到临床肾移植受者队列的构建,在精准医学助力肾移植领域获得又一新的提升与突破。
    项目组从登记等待肾移植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和肾移植术后受者中,招募家系中有多个肾脏疾病患者,且因疾病早发或肾外表型特征的疑似家族遗传性肾脏病的家系。在576名2017~2019年登记等待肾移植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和肾移植术后受者中,招募了115个家系,对入选家系中包括226个患者及195个健康个体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生物信息分析及遗传变异解读,最终明确了62个家系的致病变异,并在17个家系中发现了与肾脏发育或肾脏疾病相关基因的临床意义不明变异。
    在明确遗传分子诊断的62个家系中,单基因遗传变异明确了33个家系的分子病因,其中有27个家系更正或修正了原发病的诊断,在2个临床不明原因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家系中最终获得了原发病的确诊。
    该研究中多个家系的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提示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肾脏疾病中不完全外显现象,率先提出肾移植前完善遗传分子诊断与评估,对合理亲属供肾者的选择、肾移植受者部分特定原发疾病的干预与处理、预防移植后肾病复发、提高肾移植效果等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丰富了现有肾移植学基础理论。同时,该研究将肾脏疾病的诊断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医师王志刚、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精准医学中心博士许红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师向天超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精准医学中心教授郭建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教授饶佳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医师尚文俊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