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有
一、发作期寒热不辨: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有寒哮、热哮之分,以及寒热兼夹之情况存在。如果不注意患者的体质特点、诱发因素、发病季节以及痰的色质、舌苔脉象等的不同,不详审细辨寒热,往往导致寒热辨证失误,出现误诊误治。 二、发作期虚实不分: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但由于病邪久留不去,哮喘屡止屡发,使正气日渐耗伤,因此发作时也多有虚的情况存在,虚实夹杂是其主要病理机制,只不过发作期正虚处于从属地位罢了。临证时当根据病机特点结合其病程新旧及全身症状,以辨别虚实主次,区别脏腑之所属,若虚实不分,则会犯虚虚实实之戒。 三、缓解期不知祛邪: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一派虚象,扶助正气,调补肺、脾、肾,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有相当一部分医生,一见缓解期支气管哮喘就应用肾气丸、金匮肾气丸等,殊不知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仍有宿痰内伏和气阻血瘀存在,缓解期不知祛邪,不知配合应用理气化痰、活血化瘀之法,也是一种失误,其疗效可想而知。 四、以一法治疗哮喘:支气管哮喘有发作期、缓解期之不同,有寒哮、热哮以及肺脾气虚型、肺肾两虚型等不同的证型存在,各证型之间时常还有兼夹。有的医生不加辨证,一见支气管哮喘就投以化痰止哮平喘之法,甚至用一个方子去治疗所有的支气管哮喘,丢掉了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这种以一法治疗哮喘也是常见的误治原因之一。 五、疏于配合失调养:支气管哮喘呈反复发作性,医生与患者相互配合相当重要,疏于配合,生活起居没有规律,不按时服药,不注意饮食调理,失于调养,也是误诊误治、临床疗效欠佳的常见原因之一。 (作者供职于遂平县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