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郑州市中心医院治疗帕金森病取得新突破
汝州:筑牢基层防线 保障群众健康过年
在郑州中医药文化夜市养生茶饮区,医务人员向市民讲解养生茶功效
1
11 1 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郑州市中心医院治疗帕金森病取得新突破
 

本报讯 (记者丁 玲)1月17日,记者从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帕金森病诊疗新技术进展记者见面会上获悉,该院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帕金森病。目前,运用该技术开展20例治疗,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71岁的张先生是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首位受益者。20多年前,张先生原本硬朗的身体开始出现变化,肢体逐渐僵硬,运动愈发迟缓,手部不受控制地抖动。病情发展之下,他逐渐无法独立散步、自行穿衣服,连端碗吃饭都成问题,翻身也需要他人辅助,后来甚至出现幻听与幻视症状……
20多年来,张先生靠药物治疗艰难维持基本生活需求。但随着药物起效越来越慢、疗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严重的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药物干预已经不能满足张先生的日常需求了。
经该院神经内科、创伤显微外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张先生符合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手术指征。该院显微外科(手外科、淋巴外科)病区主任王飞云带领救治团队成功为张先生实施了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王飞云在放大40倍的手术显微镜下,为患者切除异常淋巴结。用极细的缝合线将仅有头发丝粗的淋巴管和静脉精准吻合。术后3天,张先生运动症状明显改善,目光不再呆滞,脸上露出笑容,不自觉地流涎越来越少,可以独自站立,转身速度变快。
世界帕金森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570万帕金森病患者,我国有270万~300万患者,且以每年近10万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目前在我国,每百位中老年人中就有1名~2名帕金森病患者。
该院神经内科大科主任杨改清说,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运动症状前,可能会先出现睡眠障碍、便秘、嗅觉不好等非运动症状,随后出现典型运动症状。当药物治疗无法缓解症状时,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王飞云说,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依据脑膜淋巴液回流途径的最新理论,将颈部相对应的淋巴管与静脉进行吻合引流。帕金森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α-突触核蛋白(α-Syn)是路易小体中最主要的蛋白,当α-Syn产生过多或清除障碍时会导致异常聚集。研究证实,阻断脑膜淋巴引流会加重α-Syn堆积,并促进帕金森病的进展。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