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四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医”路芳华四十载  同心逐梦新时代
1
11 1 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医”路芳华四十载  同心逐梦新时代
 

“医”路芳华四十载  同心逐梦新时代
 ——永城市中心医院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赵忠民  通讯员 纪 婷  文/图

40年春风化雨,杏林芬芳;40年砥砺前行,初心如磐。1984年,迎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担负着党和政府的重托和期望,永城市中心医院崛起于沱河之畔,豫东大地之上。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从平凡到辉煌。40年来,永城市中心医院从几间茅草房,发展壮大至如今的三级综合医院,凝聚了几代医务工作者的深厚情感和辛勤汗水,并且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享誉杏林。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永城市中心医院也迎来了建院40周年。

这是开基立业、奋发图强的40年

岁月轮回,春秋代序,记忆在时光中流淌,历史在岁月中沉淀。1953年冬,永城县设立公费医疗室,由永城县卫生局领导;1957年,成立公费医疗门诊部;1982年11月,成立公费医疗卫生所;1984年1月,永城县公费医疗医院成立并开诊;2008年4月,永城县公费医疗医院正式更名为永城市第五人民医院;2013年8月26日,永城市第五人民医院正式更名为永城市中心医院,历经多次搬迁扩容,几代人艰苦奋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2019年9月17日,永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立两大医疗健康集团,永城市中心医院作为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医院,形成了“一院三区十分院”的发展规模。2018年1月,永城市中心医院高分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2023年7月,顺利完成三级综合医院认证,综合实力、品牌影响力、社会美誉度大幅提升。
40年来,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矢志不移、薪火相传,用精湛技术和优质服务汇聚成“仁爱、博学、精诚、创新”的医院宗旨,用医者仁心镌刻了一部永不停滞的创业史、勇往直前的奋斗史、日新月异的发展史,谱写出交织着艰难与挫折、拼搏与收获的时代乐章。

这是勇于改革、实现跨越的40年

医疗技术是立院之本,学科建设是强院之基。永城市中心医院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优化学科结构,强化机制牵引,加快人才培养,增加设备投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实现了学科优化和特色发展,增强了医院发展后劲。永城市中心医院建设学科高质量发展平台,以新技术新项目为抓手,实现多个技术领域新突破,依托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和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多向发力,多点触碰,打造了一批在区域内“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品牌学科。永城市中心医院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临床专科,不断加强亚专科能力建设。目前,永城市中心医院拥有4个河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儿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4个商丘市临床重点专科(普外科、康复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在专科能力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县级医院前列。
永城市中心医院儿科从一间诊室发展成为“院中院”,目前是集门急诊医学部、康复医学部、重症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医学部、护理学部、临床儿科研究所、儿童远程诊疗中心为一体,具有“五部一所一中心”发展规模的儿童医院,也是县级临床重点学科、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区域示范中心、中国抗癫痫协会授予的癫痫专科门诊;先后开展多项核心技术,例如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技术、肺功能检查、一氧化氮检测、儿童胃肠镜技术、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无创颅内压检测、新生儿肺脏超声、颅脑超声、亚低温治疗、眼底照相技术、机械通气技术、腰穿放脑脊液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让患儿在家门口就能解除病痛。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成功救治870克极低体重儿(巴掌宝宝),创造新生儿治疗的新纪录。硬件环境的改善和服务品质的提升,儿科“人文化、去医化、童趣化”的环境,大幅提升患儿就医获得感。
心血管内科是永城市首批通过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的学科,在全市较早成功开展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冠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及起搏器植入术等各类高危疑难心脏手术。在心内科引领下,医共体10家乡镇分院全面通过基层胸痛单元认证,县、乡、村三级胸痛防治体系建设已初具成效。
卒中中心能够熟练开展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及开颅夹闭术,脑出血微创手术,脑膜瘤及脑胶质瘤切除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核心关键手术;开通了脑血管病“绿色通道”,通过对脑血管病的超早期溶栓、微创介入诊疗、神经重症诊疗、早期康复等,极大地提高了脑血管病的治愈好转率、降低了致残率。
消化内科作为河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始终秉持“中西医并重、精准施治”的理念,常规开展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技术(如异物取出术、止血术、套扎术等)、消化肿瘤介入治疗、无创肝纤维化测定等技术,并突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技术、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超声内镜检查及治疗、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永城市中心医院成立河南省人民医院丁辉博士内镜工作室、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素平教授中医传承工作室。在省级医院专家指导下,永城市中心医院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推动医教研学全面发展。同时,学科坚持科研创新,积极参与百县十万人肿瘤筛查基因检测结肠癌公益项目、幽门螺杆菌感染个性化精准医疗等重大科研合作,为广大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诊疗服务。
学科建设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灵魂,也是拉动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个“卡脖子”的问题被成功突破,永城市中心医院在新技术新业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固本培优,带动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一个个“专、精、特、新”的技术取得了新突破!
永城市中心医院按照三级医院建设要求,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全方位改造急诊综合病区、全科医学科、国医堂等学科;口腔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五官科优化扩容;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实现了多学科协同、资源共享的救治模式,“中国县域急诊急救大平台示范单位”落户永城市中心医院(全国仅有5家单位)。中原名医、河南省口腔医院何巍教授口腔颌面外科工作室正式揭牌,自此口腔医学中心走上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历程。在全省三级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工作中,永城市中心医院荣获“头雁奖”,并受到全省通报表扬。河南省三级创伤中心质控现场会在永城市召开,让永城市中心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上车即入院”的模式在全省提议推广。

这是勇于担当、坚守初心的40年群众就医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永城市中心医院根据河南省委改革办、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紧紧抓住群众就医过程中的“关键小事”,解决患者“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落实“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的系列举措,让患者和家属“少跑腿”。
患者有所盼,医院有所应。2020年5月,永城市中心医院建立院长接待日制度,畅通患者、家属、职工诉求通道。截至目前,在院长接待日期间,共开设168期,共有582项接待事宜,完成办结率89.7%,形成机制22项,改善流程17项,尚在办理中59件,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患者归属感更强。
永城市中心医院开展共享轮椅、免费雨伞、共享充电宝、中药代煎邮寄、投诉接待等一站式服务,增设错峰门诊、夜间专家门诊、送餐到病区等便民举措,让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温馨化、智能化;永城市中心医院创新开展“医护到家”延伸服务,本年度累计完成3000多个家庭“医护到家”任务。走遍20余个乡镇,总行程3万多公里,医务人员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永城市的广度,用医者的温度温暖着万千家庭。
永城市中心医院积极拓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依托互联网发展优势,建立起以医院管理为基础、临床应用为主线、质量控制为核心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手机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检查结果自助查询打印、医保结算全场景应用等;五级电子病历认证顺利通过省级初步评审,正积极准备迎接国家级验收;“多元化、服务化、智能化”的“智慧医院”业态初具雏形。
永城市中心医院坚持公益性,圆满完成永城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医疗保障任务。永城市中心医院积极参与市级重大活动、应急医疗保障任务、大型会演比赛活动,中招高考等大型考试,军训、“两会”等大型活动应急医疗保障等工作,均在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处置转运,高质量完成了各项任务指令。永城市中心医院作为县域医疗机构发展的典范,各项工作走在商丘市乃至全省的前列,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这是落实医改、惠及基层的40年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永城市中心医院作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医院,以“4+6”(妇幼能力建设、优质服务基层行、中医馆建设、急诊急救体系建设、6S管理)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采用专家、设备双下沉的方式,带动10家乡镇分院全面通过中国胸痛救治单元认证;部分乡镇分院通过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省级示范中医馆等评审,李寨分院成功创建河南首批县域医疗次中心项目(二级综合医院),获批建设资金500万元,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永城市中心医院以总院为核心,以紧密型医共体10家乡镇分院为阵地,完成“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实现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5G云急诊网络,健全县乡两级胸痛、卒中、创伤急诊救治体系,目前10家乡镇分院均已经建成急救站,乡镇卫生院成功开展心脑血管静脉溶栓。永城市中心医院建立云心电、云血压、云影像、云呼吸、云胎心、云脑电六大互联网医共体平台,其中云心电免费远程诊断14.24万例,云动态心电诊断5646例,云血压远程诊断10825例,云胎心判读412例。“医改惠民、外科下沉”手术帮扶完成约264台,破解基层百姓就医“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的问题,荣获“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医改先进集体”。
风劲帆满海天阔,再踏层峰启新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作为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医院,永城市中心医院深感任重道远,使命光荣,下一步将持续进行驻扎式帮扶和巡回式帮扶,进一步开展专科共建、临床带教、远程协同、适宜技术下沉,做到“有名更有实”;围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方针,落实双向转诊,做到“连体更连心”。

这是举旗定向、砥砺前行的40年

党的建设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基石与根本保障。永城市中心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从医院发展战略层面系统谋划党的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升医疗质量,锻造优势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凝练医院文化,塑造医院形象,推动党建工作与医院发展战略的高度融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医院管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构建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夯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约束机制,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形成了“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建工作体系,为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永城市中心医院积极成立基层党校,以党委书记讲党课、邀请市委党校老师辅导、支部联动交流、组织红色主题教育研学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党建文化活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主题教育学习全覆盖,切实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永城市中心医院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护理党支部被评为商丘市“五星”机关党支部,影像中心党支部被评为永城市“四星”机关党支部,老干部党支部被河南省委组织部评为“省级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40年风雨兼程,就是一代代中心医院人奋斗的“一道风景线”。永城市中心医院医务工作者不舍昼夜地在各自的岗位尽职尽责,坚守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发挥出光和热,把呵护好“人民健康”作为自己的使命。这道风景线,就是医务工作者呈现出来的异彩和闪光点,是医务工作者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的华章,用使命和担当“铭刻”的历史!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日更进百尺竿。永城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祝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永城市中心医院将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永城市卫生健康委工作指导,坚定信念,牢记使命,全力构建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传承和创新中践行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用仁爱与关怀书写大医情怀,在健康永城、健康河南建设中继续担当重任、奋发作为,为推动永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而砥砺前行!”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