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秋季感染性腹泻的用药选择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恙虫病的识别与预防
高血压病的预防方法
心脏健康管理的重要指标——肌钙蛋白I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心包疾病探秘:守护心脏的“外衣”
1
11 1 2024年9月21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恙虫病的识别与预防
 

□蔡鑫桂

什么是恙虫病
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被称为丛林斑疹伤寒、恙螨传染立克次体病,传染源主要为鼠类,以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恙虫病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发热、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皮疹,还可诱发全身毒血症、器官炎性病变。因此,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恙虫病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地区性特点,5月~11月为易发季节,6月~8月为发病高峰期,主要发病地区是东南沿海一带。随着城市绿化建设进程,北方地区也存在发病率逐步上升趋势。经常暴露在户外的群体、野外劳作者、常到户外旅游的人员为高危人群。
如何识别恙虫病
发热、头痛 起病急,发热,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呈弛张热型,常伴有畏寒或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疲乏、食欲减退等急性感染症状。
特异性的焦痂或溃疡 叮咬后的部位局部会出现充血水肿,形成小水疱,水疱中央坏死充血,则形成圆形黑色焦痂,周围红晕,当痂皮脱落时,形成无痛性溃疡。大多数患者为一个焦痂,极少数身上可见多处焦痂。焦痂可分布于躯干、四肢,也可分布于腘窝、腋窝等隐蔽位置,当出现这种情况,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淋巴结肿大 在发烧之前,叮咬部位附近可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小的如黄豆,大的如鸽子蛋,表面光滑,可滑动,按压时有痛感。常见于腋窝、颈部、腹股沟等。
肝脾肿大 约10%~30%的患者出现肝肿大,约30%~50%的患者出现脾肿大,质软,表面光滑,无明显触压痛。
皮疹 在病程的4天~6天,常出现暗红色血性斑丘疹,大小直径约0.2厘米~0.5厘米,也有少数患者起病时或发病14天才出现,无瘙痒,先出现在躯干,再蔓延到四肢。
此外,随着病程的延长而病情加重,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和出血现象。
如何预防恙虫病
尽量避免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外出时,应避免身体暴露在地面或草丛上卧坐,避免接近可能有恙虫存在的灌木和丛林,如需进入草丛或灌木丛,应系好衣服领子、袖口以及裤腿,也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裤脚、领口或袖口上喷涂恙螨驱避剂进行防护。同时,及时拍打衣物,抖落附着的恙螨,可以减少被恙螨叮咬的概率。
户外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沐浴,更换衣物,重点清洗腋窝、颈部、腹股沟等处皮肤。
控制传染源,恙螨是恙虫病东方体感染人类的唯一媒介,消灭鼠类和恙螨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
患恙虫病后,病情轻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且潜伏期4天~20天。患者一般没有前驱症状,起病较为急骤,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等,如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对于有恙螨叮咬或者野外活动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要尽快到正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最好到感染性疾病科就诊,并告诉医生野外活动史。
如何治疗恙虫病
恙虫病的治疗首选四环素及氯霉素抗立克次体感染治疗,阿奇霉素、莫西沙星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根据合并脏器损伤的部位和程度,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
 (作者供职于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