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景香
刘某,女性,61岁,2021年1月因肺炎入院治疗。患者入院时,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1.9×109/升,血红蛋白70克/升,血小板20×109/升,球蛋白35克/升,尿蛋白阴性,血免疫固定电泳检查M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检查显示:M蛋白6克/升,尿本周蛋白电泳检查阴性,多部位骨髓穿刺检查,结果为浆细胞占8.5%,骨髓活检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EF(心脏射血分数)66%。肝脾彩超表明脾大,大小为160毫米×48毫米。患者选择中医进行调理。 刻诊 神志清晰,面色苍白、颜面虚浮,纳呆乏力,胸闷气喘,痰多白稀,哮鸣音,腰背沉困,畏寒,舌胖淡暗、苔白滑,脉沉细略滑。 既往史 患者有支气管哮喘病史40多年。 西医诊断 活动性多发性骨髓瘤。 中医诊断 骨痹。 辨证 阳虚水停、痰瘀互结。 治则 温阳化饮、活血补肾。 方药 济生肾气丸合小青龙汤加减。附子10克(先煎),熟地、山茱萸、党参、茯苓、泽泻、丹参、怀牛膝各15克,蜜麻黄8克,桂枝10克,五味子10克,清半夏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防风10克,白前15克,冬瓜子15克,杏仁10克,甘草6克,地龙15克,干姜6克,大枣10枚。共15剂。 二诊 患者颜面虚浮状况有所改善,畏寒、闷喘好转,但仍能闻及哮鸣音,痰少质稀。效不更方,患者继续服用15剂。 三诊 患者精神转佳,纳食乏力得以改善,闷喘咳嗽、喉中哮鸣音均有好转,仍感腰背酸困。上方减去蜜麻黄、细辛、白前、冬瓜子,加补骨脂10克,菟丝子15克,陈皮10克,龙葵30克,炒薏苡仁15克,半枝莲15克。共30剂。 此后患者诸症悉减,守三诊方返回当地抓药继续服用2年,症状均大有好转。 按语 活动性多发性骨髓瘤属于血液恶性肿瘤,一般较难治愈,往往需要化疗、骨髓移植等综合方法进行治疗。该患者坚持中药治疗2年有余,骨髓浆细胞比例大幅减少,M蛋白降低,血象恢复正常,脾脏缩小,充分彰显了中医药治疗在该病的显著疗效。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