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八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面对洪涝灾害 应该如何应对
洪涝灾害期间如何做好疾病预防
洪涝灾害过后 如何判断家中食物是否还能吃
暴雨事件后医院应对措施的思考和探索
1
11 1 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暴雨事件后医院应对措施的思考和探索
 

暴雨事件后医院应对措施的思考和探索
□梁文林

   日前,特大暴雨袭击河南部分地市,郑州单日降雨量达457.5毫米,是当地设立监测站以来的历史最高值,在地铁、城市道路、公共交通、排涝河流等遭受重创的同时,多家医院也未能幸免于难。在暴雨退去之后,重振旗鼓的医院陆续开诊,这当中凝聚了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建筑施工单位、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心血。暴雨过后我们应对医院面临类似事件思考如下:
    医疗建筑设计布局是否需要重新考虑调整。由于近年来医院发展势头迅猛,受院区固有面积的影响和制约,高层医疗建筑成了发展方向,而与之配套的供电系统、大型医疗设备也随之转入了地下。在特大暴雨引发的内涝发生后,地下室也深受雨水之害,断电、停水、大型医疗设备被浸泡,导致了医疗工作的瘫痪。
    事实证明,保障供电是医院的首要任务。目前多数医院都采用的是双回路供电,但由于配电房设在地下,一旦被水浸泡就不得不断电,所谓的双回路供电也形同虚设。因此我们应当重新考虑将医院的配电房设在室外地上的较高位置处,或考虑设置在楼顶位置。三级医院在双回路电源的基础上建议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在应急状态下优先保障急诊抢救室、净化室、产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心血管造影检查室等患者生命安全的重点部门需求。同时在购置医疗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各设备自带的UPS(不间断电源)状况,以备不时之需。可考虑将重要的大型医疗设备向二层及以上楼层设置。
    在地下室的建筑设计中要优先考虑内涝防护设施,比如在出入口处钢筋混凝土挡墙要高出周边地面1米(墙体1米以上采用钢结构幕墙,用以承受水压力),口部设置铝合金挡淹板,挡淹板扣在口部的凹槽里,平时兼作防盗卷帘。在出入口下方,均设置横截沟及集水井,集水井内提前设置大功率抽水泵。在地下室内最低处预留足够容积的区间泵房,通过大功率水泵抽排设备及时排出地下室内的积水。
    对新建医院的周边环境要重点考虑,尤其是在紧靠沿河地带时。新建医院地基、周边道路标高应适度提高。对现有医院内部的雨水污水地下管网进行升级改造,改用管径较大的雨水管道。雨水的汇集口应尽量设计在医疗建筑的两侧,使雨水能从建筑物两侧分流入地下管网。
    特殊应急物资的储备要考虑充分。比如在地下室的入口处要常备足够量的沙袋应急时使用。应急物资储备仓库设立在二楼及以上位置,除必备的食物、饮用水等生活用品外,可考虑储备皮划艇、救生衣、雨衣、雨靴等救生设备。建议储备一定数量的小型发电机,在应急状态下能快速分发到各重点科室使用。并要在医院适宜的区域提前预留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救护所。
    应急转运交通工具的涉水性能需要提升。随着空中救援设施的不断投入,应充分利用高层建筑楼顶或平坦开阔区域设立应急停机坪,并对原有的急救转运车辆的涉水性能进行升级,备用一定数量能满足应急涉水转运所需的车辆,比如全地形水陆两栖车等。本次暴雨事件中某省直医院购置的乌尼莫克救护车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医院还要以此次暴雨事件为警示,拉网式对院内所有建筑物进行安全性能检测和评估,及时进行加固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雨对现有建筑物的冲刷造成的安全隐患。

作者简介
    梁文林,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卫生工程分院院长、公共卫生主管医师、工程师、工程硕士,从事医院管理工作20余年,其团队专业从事区域卫生规划、医疗建筑设计、医院手术室、ICU(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的规划设计及医院改扩建全过程咨询管理服务。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