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基层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绿色发展 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有一批“铁杆粉丝”的全科医生
她为不孕不育家庭播撒生命希望
确山县人民医院
武陟济民医院
遂平仁安医院
中国人寿西峡支公司
“47”与“17”背后的风雨兼程
1
11 1 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47”与“17”背后的风雨兼程
 

“47”与“17”背后的风雨兼程
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刘富安  菲 菲

   “寿险顾问的责任就是为客户提供适合的保障规划,一旦风险发生,让客户和家人能够真正安心。”李秀丽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内蒙古包头分公司包钢营销服务部高级业务经理,谈起17年的工作经历,她如是说。
    据了解,李秀丽还是一名具有47年党龄的老党员。17年来,凭借专业能力和优质服务,李秀丽获得了来自多方面的许多好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5月,李秀丽累计服务客户7822位,送出保险保障17.53亿元,送出保险理赔334.53万元,收获各类奖项荣誉25余项。
先做人 再做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7年来,李秀丽坚持每天拜访,始终将客户第一的理念贯穿服务全过程。她的客户分布在包头市三区各个大街小巷。平时,她按照分类的方法进行客户管理,并根据不同人群的职业、兴趣爱好分别制订相应的拜访计划。
    有一次,在拜访客户时,她发现客户的一位邻居老太太心脏病突发,立即与客户一起把这位老太太送到医院。由于抢救及时,老太太转危为安。对此,老太太的女儿非常感激李秀丽。还有一次,一位外地来包头办事的女客户面临生产,身边无人照顾,李秀丽从入院到生活料理一直在帮助她,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客户及其家人的赞许。
    “先做人,再做事”是李秀丽一直坚守的信念。她在十几年的从业经历中帮客户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一位和李秀丽同名同姓素不相识的女士,从青山来到中国人寿内蒙古包头分公司购买保单、缴费,由于记错了时间,造成保单失效,李秀丽尽力帮她办理手续,使保单复效。事后,这位女士见人就讲:“我遇到好人啦!”于是,这位女士把她的左邻右舍都介绍给李秀丽,成为中国人寿的客户。
迎难而上 不留遗憾
    “不留遗憾”是李秀丽的座右铭。今年,她70岁,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中国人寿行业的“常青树”、中国人寿内蒙古包头分公司的先进代表。荣誉的背后,不知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李秀丽的身体不太好,家中上有100岁的老母亲,下有8岁的小孙子,17年来,仅在儿子结婚当天,她休息了一天,其他时间,她从不误工。每天早出晚归,她心里牵挂的永远是客户。2020年8月,李秀丽因哮喘急性发作,先后两次住院治疗,在ICU(重症监护室)里仍在病床上坚持与客户沟通,心里始终放不下客户与工作。
    “成功总在付出后。能成为客户的知心朋友,是我最大的快乐;能给老百姓送去保障,是我最大的幸福。”有人问她累不累,李秀丽笑着说。据了解,从2020年10月至今,李秀丽每天工作超10小时,经常不能按时吃饭。春节前夕,一位客户身体不适,她得知消息后,冒着大雪前去看望。由于路滑,下车后,她不慎摔倒在地,摔伤了腿脚,到现在还有后遗症。有一次,一天23时许,李秀丽骑车从和平村回家,由于天黑路滑连人带车掉进路边沟里。她用尽全身力气从沟里爬出来,一瘸一拐地推着车回到家时,已是凌晨。在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李秀丽总是迎难而上,她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用心经营 服务至真
    “如果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为客户服务,我会怎么做呢?”李秀丽常常换位思考,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跟进服务项目,力求做到专业化、个性化。比如有一位客户喜欢收藏,李秀丽通过看书、看报纸和杂志,收藏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客户,拉近了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对在子女教育方面感兴趣的客户,她经常陪客户参加教育讲座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秀丽坚持每天晚上抽出两小时学习专业知识,尽量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同时,她还经常利用一些业余时间帮助同事进行随访和服务,毫不保留地将个人从业经验与同事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如此,作为一名具有47年党龄的老党员,李秀丽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她定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比如关注自闭症儿童、孤寡老人、贫困人员等,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秀丽以劳动与奉献为荣光,以拼搏与进取为事业,将保险的好处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群众。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