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 旸 通讯员孙萨迦)日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河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2021~2025年)》,要求通过规划引领,努力形成区域布局更加合理、技术分类更加科学、服务供需更加匹配、服务质量更有保障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体系。 截至2020年年底,河南省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有33家,包含正式运行、试运行、筹建机构,人类精子库2家。自2002年全省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以来,服务机构数量逐年增加,服务量不断增加,但优质资源相对不足,资源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按照应用规划要求,省卫生健康委统筹全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划设置,依法依规严格行政审批和技术准入,加强日常监管和监督执法,落实定期校验、随机抽查和动态退出制度,在充分发挥现有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机构作用的基础上,稳步增加优质资源机构数量;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履行对辖区内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职责;各级卫生健康综合执法监督机构加大对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未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技术人员在未经批准的机构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代孕、非法采供精、非法采供卵、滥用性别鉴定技术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动态监管退出机制,确保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应用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医疗机构总数不超过40家,开展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的医疗机构总数不超过28家,开展植入前胚胎遗传学筛查诊断技术的医疗机构总数不超过6家,并且不再增设人类精子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