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俊杰
一般治疗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查找和去除诱因。 2.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清除慢性感染病灶,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3.注意出入液量、加强营养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水肿、高血压病、大量蛋白尿者应予低盐、限水和避免摄入高蛋白食物。 4.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应禁食。 药物治疗 1.单纯性血尿或肾脏病理Ⅰ型:仅对过敏性紫癜进行相应治疗,无须特殊治疗。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至少随访3年~5年。 2.孤立性蛋白尿、血尿和蛋白尿或肾脏病理Ⅱa级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雷公藤多甙1毫克/(公斤·天),分3次口服,每天剂量不超过60毫克,疗程3个月。需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3.非肾病水平蛋白尿或肾脏病理Ⅱb、Ⅲa级可选用:雷公藤多甙;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治疗)。 4.肾病综合征或病理Ⅲb、Ⅳ级临床症状及肾脏病理损伤均较重,多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激素联合环磷酰胺、他克莫司、麦考酚酯等治疗)。临床症状较重、病理呈弥漫性病变或较多新月体形成者,可选用甲泼尼龙激素冲击治疗。 5.急进性肾炎或病理Ⅳ、Ⅴ级临床症状重、病情进展快,多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口服泼尼松加环磷酰胺(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并给予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甚至血浆置换。 6.有高血压病者,可使用ACEI或ARB;发热、关节痛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吲哚美辛、芬必得;腹痛者应用解痉挛药物,如山莨菪碱口服或肌肉注射,或阿托品肌肉注射;如有明显感染,给予有效抗生素。 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疗效尚未确定。但对于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急进性肾炎的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者,应考虑应用。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服用激素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减量、停药,切不可自行减量、停药。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疗效与临床表现的类型及病理改变程度密切相关。轻微病变和急性肾炎型疗效较好,慢性肾炎型疗效较差;病理改变以Ⅱ型、Ⅲ型疗效较好,而Ⅳ型、Ⅴ型治疗效果差。 病理改变Ⅳ型以上的患者应注意保护肾脏功能。 手术治疗 终末期肾病患者可在病情稳定后进行肾移植治疗。 其他治疗 血浆置换适应证: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肾活检有大量新月体形成者。血浆置换可有效清除血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减轻肾损害,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速度;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严重病例者可考虑应用;肾透析治疗适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 预 后 肾外表现有自限性,可复发。有肾脏累及者易复发(约1/3),大部分预后良好,少部分出现持续性肾功能减退。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儿童预后较好,成年起病者预后较差;单纯血尿者预后较好,大量蛋白尿及伴有高血压病者预后较差;肾脏病理:Ⅰ、Ⅱ、Ⅲa预后较好,Ⅲb、Ⅳ、Ⅴ者,预后较差。 随 访 定期进行尿检和肾功能检查;监测血压值。 预 防 避免再次接触可疑致敏原;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染,适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烦劳过度,忌烟酒。饮食宜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严重蛋白尿患者,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饮食。 (作者供职于新乡市中心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