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妇幼健康
 
第七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手腕里的尺神经为何会“堵车”
肺结核的识别与护理
急性高热不退 中医治疗有妙招
中医分型治疗头痛
肿瘤患者放疗区域瘙痒的处理方法
如何调理脾胃
1
11 1 2024年9月2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分型治疗头痛
 


□农大卫

   头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甚至可能是某些潜在疾病的警示信号。然而,不少人面对头痛时,常选择忍耐或单纯服用止痛药来应对,忽略了中医分型辨治这一理念。
    在中医理论中,头痛有着多种分型,主要包括风热头痛、风寒头痛、湿热头痛、血虚头痛、肝阳头痛和肾虚头痛。这些分型是基于中医对人体内外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理解,并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来明确具体类型。
    风热头痛一般由外感风热所致,多见于夏天或春天。患者会感觉头痛、头胀,甚至疼痛如裂,伴有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等症状。对此,中医主要采用清热解毒之法,会使用金银花、连翘等中药。
    风寒头痛主要由外感风寒引发,常见于冬天或秋天。患者头痛较为严重,可牵累至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则加剧。中医治疗时多采用疏风散寒的方法,常使用桂枝、生姜等中药。
    湿热头痛由湿热内蕴导致,在潮湿炎热的地区或寒潮天气较为多见。患者头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黏腻,胸闷不饥。中医治疗此型头痛,主要运用清热利湿的手段,如黄芩、茯苓等中药。
    血虚头痛是血虚不能上荣引起的,常见于体质虚弱或失血过多的人群。患者头痛眩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黄白。中医主要采取补血养血的办法,会用到当归、红枣等中药。
    肝阳头痛多由肝阳上亢造成,常见于情绪激动或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患者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睡眠不宁,面红口苦。中医治疗此类头痛多采用平肝潜阳之法,会用到钩藤、决明子等中药。
    肾虚头痛主要由肾精不足所致,常见于中老年人或房事过度者。患者头痛而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中医治疗这种头痛,主要采用补肾益精的方法,如使用枸杞子、熟地等中药。
    针对不同类型的头痛,中医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以及按摩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头痛,选用不同的药物来调节气血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比如,清热解毒药可以缓解风热头痛,补血养血药可以缓解血虚头痛。
    针灸是利用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阴阳平衡,对头痛有显著的疗效。对于肝阳头痛、肾虚头痛等由脏腑失调引起的症状,针灸刺激相应穴位,能有效调节脏腑功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按摩是利用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恢复脏腑功能。对于风寒、湿热等外感邪气引起的头痛。按摩能疏通经络,驱散邪气,从而有效缓解头痛。
    中医治疗头痛,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医理论基础源于对人体内外环境的精准观察和深刻理解,从而科学地分析和判断疾病类型与病因。中医治疗头痛,基于中医理论的长期实践和丰富经验,经过长期的验证和改进,已得到广泛认可。大量患者反馈,中医治疗能显著缓解头痛症状,提升生活质量。相关研究也证实了中医治疗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针灸能明显改善头痛和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除了接受中医治疗,预防和自我保健也是缓解头痛的关键。中医强调“治未病”,即在未生病时做好预防和保健,防止发生疾病。
    首先,要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并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人体生物钟,预防头痛。
    其次,饮食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生冷食物,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以维持身体健康,预防头痛。
    再者,适度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预防头痛。
    最后,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如按摩太阳穴、百会穴等,有助于缓解头痛症状。
    总之,头痛虽然是常见症状,但是不同类型的头痛需要有不同的治法。中医分型治疗头痛的理念,为头痛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了解头痛的中医分型和治疗方法,能让我们更清楚自身状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调理和治疗。同时,人们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中医壮医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