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前 文/图
男性患者张某,今年68岁,腰痛史10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1个月,不能负重。张某有阳性体征:存在腰椎生理弯曲,活动受限。活动度:前屈50度,后伸40度,左侧、右侧屈30度,左旋25度,右旋20度。腰2-腰5棘突压痛,左大腿内侧麻木,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左侧股四头肌的肌力4级。 根据张某的相关检查结果,我和同事初步诊断为: 1.腰椎管狭窄。 2.腰椎间盘突出症。 3.腰椎退行性变伴不稳。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我们为张某实施了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这种手术的技术核心是利用主动脉/下腔静脉和腰大肌之间的解剖间隙进入椎间盘间隙。通过腹膜后入路,利用自然解剖间隙,即腰大肌和主动脉/下腔静脉之间的潜在空间,到达椎间盘侧方进行操作。这种手术避免了传统脊椎手术对背部肌肉、韧带和骨性结构的损伤。此外,这种入路方式无须打开椎管,且可以切除足够多的椎间盘组织,使用的融合器与终板接触面积大,可显著增加术后支撑强度,提高支撑稳定性,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可缩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的适应证包括但不限于轻度退变性脊柱侧凸、Ⅱ度以下腰椎滑脱、腰椎不稳、椎间盘源性腰痛、中度腰椎管狭窄、合并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任何手术都有潜在的风险,会引起并发症。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会引起血管损伤、腰丛神经损伤、融合器移位或沉降、术后疼痛等,但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后的康复管理也很重要,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作者供职于周口骨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