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夏季养生从这四点做起
读经典 学经典 悟经典 用经典
罗汉果
服用中药期间的注意事项
发热门诊建筑设计的后思考
1
11 1 2021年7月2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发热门诊建筑设计的后思考
 

发热门诊建筑设计的后思考
□梁文林  文/图

   为科学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7月开始河南省全面启动对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改扩建工作。通过对全省200余家发热门诊的设计及后续验收,发现大多数医疗机构总体上能够按照国家及河南省的要求对发热门诊进行设置,但受建筑面积、已有建筑结构及人员配备等情况的限制,导致一些项目最终布局的科学性存在一定问题。经梳理后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功能区划分、清洁区内部设置、缓冲区通道设置及“平疫结合”的体现上,后续思考如下。
基层发热门诊存在的共性问题
    硬件设施简陋,为建而建。相当一部分发热门诊仅为考虑符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而建,大多数为简易用房,设施及人员配备的水平不高。
    由于受实际场地条件的限制,发热门诊的合理化建设布局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有的医院甚至将发热门诊设到了后院,不利于发热患者的及时接诊分诊,也为感染控制工作埋下了隐患。
    客观上发热门诊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短时启用,传统设计在整体考虑方面不周全,造成了平时大量空间、设备及人员的闲置。由于平时闲置,医院对发热门诊的后续投入和管理不足,导致疫情来临时,暴露出功能、空间规模上和管理上的欠缺。
几点合理化建议
    充分做好总体规划。针对新型传染病、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建议从发热门诊的建设扩展到感染性疾病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心、区域性应急联动机制,整体规划建设,共同提高整体应急应变能力。
    以信息系统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分析及预警系统、智能无人诊疗系统,借助5G技术,建立院内急性传染性疾病的预警防控系统。
    合理优化建筑布局设计,注重细节优化。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时,在清洁区穿戴防护物品后通过缓冲间进入污染区;离开发热门诊时,先于脱卸间1区脱去除防护口罩以外的防护物品,再于脱卸间2区脱去防护口罩,随后进入清洁区进行沐浴更衣。
    结合“平疫结合”的要求,建议把CT、检验等部门独立设置在发热门诊旁或对外预留独立出入口或设置双出入口,这样既能保证疫情期的感控要求,同时又能提高在非疫情期间的利用率。
    从医务人员通道去往隔离留观病房之间要设立缓冲间,并设置双扉密闭式传递窗,避免频繁开闭门引起气流的非正常流向改变。
    重视发热门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对发热门诊污水和废弃物要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可以因地制宜的建设临时性污水处理罐(箱),采取加氯、过氧乙酸等措施进行杀菌消毒。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废弃物直接排放。
    做好关键部位及特殊部位的通风系统设计。为了便于建设与管理,在传统的暖通设计时,往往会减少系统数量,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过分统一的送排风系统不能满足越来越复杂的个性化要求,比如隔离要求、防止感染的要求、智能新风的要求等。建议加强对不同使用环境的系统要求的研究,如隔离病房的负压及独立性要求、中央空调的防集中性感染要求、生化实验室的空气质量动态控制要求、特殊科室的智能化新风要求等。
    发热门诊虽小,但功能要求却高,实际作用和意义很大,希望以上几点建议对今后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改扩建规划设计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梁文林,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卫生工程分院院长、公共卫生主管医师、工程师、工程硕士,从事医院管理工作20余年,其团队专业从事区域卫生规划、医疗建筑设计、医院手术室、ICU(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的规划设计及医院改扩建全过程咨询管理服务。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