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护理及并发症

2025-1-2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的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其护理干预。方法:通过观察植入静脉输液港的过程以及对植入后的观察,应用实际的护理方法。结果:根据观察的情况,总结临床的穿刺时间、方法,总结防止堵塞、防止感染、防止扎伤的护理技巧。结论:通过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的并发症及对其的护理干预的总结,大力推广静脉输液港这一技术的开展,从而有助于减少反复穿刺对患者所带来的伤痛,以提高患者受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被称为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是一种可以用于植入皮下并且能够长期地留置于体内的用于静脉输液使用的装置,主要包括了穿刺所用的注射座以及静脉导管两个部分组成。由于它所有的装置都藏于皮下组织之下,被皮肤所保护,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限制最小,非常适用于那些需要长期反复地进行静脉化疗、输血、胃肠外营养的患者,同时也适用于那些需要支持治疗的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以减少患者因为反复静脉穿刺所受到的痛苦和难度,防止治疗用的刺激性药物对于外周静脉的损伤。日前,输液港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地使用,由此,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也随之而出现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

将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以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入选的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0~91岁,平均76岁;其中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为1例,患肺癌的为2例,患脑梗死后遗症的为3例。这6例患者分别采用了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这两种不同的部位植入输液港,其中在颈内静脉植入的有2例,在锁骨下静脉植入的有4例。这6例患者均在植入时成功,在术后的放射科胸部 X 线片中检查到的导管尖端位置均正常,没有血气胸等并发症。

穿刺方法:第一步植入导管,在局部麻醉后,经过皮肤,通过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将导管穿刺送入。第二步植入输液座,部位一般选在前胸壁,例如锁骨下窝,依据患者皮下组织厚度的不同将底座埋放于合适的位置,以使其表面能够有足够厚度的组织来保护。第三步用连接器将导管与输液座连接并固定二者,输液座置入到囊袋后,用不可吸收缝线将其与周围的组织进行缝合固定。输液座的表面要用完整的皮肤覆盖,以防止日后使用的过程中穿刺针刺人现象的发生。

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与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导管没有得到有效的冲洗,注射座的硅胶隔膜下会发生感染凝块积聚,这些沉着物就是血流感染的来源。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也就越大。导管的堵塞也是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之一,可分为血栓性和非血栓性的两种导管堵塞。非血栓性导管堵塞主要由于机械性因素或药物沉积引起的。医师的营养剂处方不当或配比浓度过高都会增加堵管以及感染的概率。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民医院门诊部 董艳杰)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