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卫生健康 > 正文

从儿童到老年 “罗圈腿”是病吗?

2021-11-23 来源:医药卫生网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保膝中心





本文支持:

河南省卫健委“保膝”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项目编号2020056 项目负责人沙宇)

河南省慈善总会“保膝中原行”项目



    我的腿不直,是有“病”吗?    
    大部分人,不管是站立还是行走时,双下肢都是直的;如果在站立,或者行走时,两个踝关节挨着了,但是膝关节离得比较远,双下肢就会形成类似字母O”的形状,就是我们常说的“罗圈腿”或者“O”型腿了。

    “罗圈腿”用专业的术语,称为“膝内翻”。正常情况下如果从髋关节的中心往踝关节的中心拉一条直线,这条线经过膝关节的中心或者膝关节中心的内侧4㎜以内的范围。如果这条线过多偏向膝关节中心的内侧部分,就是我们说的罗圈腿;如果这条线经过膝关节中心的外侧部分,就是膝外翻。如果双侧都有膝外翻,就是我们说的X型腿。当然也有单侧的膝内翻或者膝外翻,比如“K”型腿(单侧膝外翻)、或者“D”型腿(单侧膝内翻);或者形成“顺风腿”(一个膝关节内翻而另一个膝关节外翻)。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的腿也不直,是有病吗?需要治疗吗?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沙宇保膝专家团队,结合本院多年临床经验,查找国内、国际的文献,从罗圈腿发病原因、罗圈腿的危害、治疗等7个方面给大家做分析解答。



    1分钟了解膝关节3亿年的进化史和19天的胚胎发育史 
    古生物学研究提出早在3亿2千万年前,真嫄类动物就已经具备了膝关节的基本特征。这种已经灭绝的两栖类动物是目前生活着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共同祖先。

胚胎发育学告诉我们膝关节的发育是一个有序的过程,从受精卵开始,胚胎发育的第28天出现下肢胚芽,到胚胎发育的47天,完成了膝关节股骨、胫骨软骨化生、髌韧带形成、侧副韧带、交叉韧带、半月板、髌骨支持带和关节囊的形成和确定。

    奇妙的成长——0岁到9岁,“O”和X型腿交替出现
    
从婴儿出生、然后学走路、一直到6-8岁,儿童时期的腿型一直在发生变化。婴儿期在学会站立前基本都是罗圈腿,这是胎儿时期胎位决定的;出生时內翻最明显,出生时平均16°內翻。1岁左右婴儿开始学习站立和行走,这个时期仍然表现为罗圈腿,幼儿的骨骼还比较软,不建议过早让孩子站立和行走,可能会加重罗圈腿的程度。在1岁半-2岁(18-24个月)时,双下肢逐渐变直。2岁以后下肢逐渐出现外翻,4岁时外翻程度最明显,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7-9岁左右,然后双下肢的外观逐渐变直,到成年期不再发生明显变化。

儿童时期,不管是“罗圈腿”还是X型腿,如果的腿型符合以上的年龄段特点,不用任何治疗,包括药物和支具等等,这些都是无用的。

    成年人的“罗圈腿”除了不美观,还有什么危害?

    (1)膝关节内外侧部分,承担不同的应力,下肢如果出现内翻,在膝关节内侧将会承受过大压应力,内侧关节面承受超负荷的压力,会出现软骨的磨损、软骨脱落,导致疼痛的出现;如果没有及时干预,会导致磨损进一步加重,甚至会出现软骨下骨的磨损缺失,导致罗圈腿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会导致关节外侧韧带的松弛,形成关节不稳定,在关节疼痛的基础上,出现关节的不稳定和无力感。


   (2)罗圈腿的出现,会影响到大家爱美的心里追求,严重的罗圈腿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治病治根本——罗圈腿的7个原因 

   (1)先天性畸形(出生前下肢已经存在畸形)

   (2)生长发育疾病(出生前正常,出生后在发育过程出现的畸形,例如Blount

   (3)代谢性疾病:比如佝偻病

   (4)骨或者骨骺外伤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在畸形位置愈合;或者影响到骨骼发育导致迟发的下肢内外翻。

   (5)骨坏死、骨肿瘤、风湿性疾病导致的关节炎关节面破坏继发罗圈腿或者“X”型腿。

   (6) 半月板切除术后继发的力线偏移,导致内外翻畸形。

   (7)遗传是罕见的,比如软骨营养不良疾病导致的畸形。

    怎么区分罗圈腿的轻重

  临床上通过测量髁间距IC,踝间距IM,可以追踪观察不同发育阶段下肢角度序列的变化。患者仰卧位,双侧内踝靠拢,测量股骨髁间距,可以量化判断内翻程度,出生六个月髁间距平均2.6㎝,两岁减到0,说明发育正常。当外翻发生后,判断下肢角度顺列的方法为测量踝间距,一般在三到四岁踝间距最大。为3.5±2.0㎝。实测值变化在两个标准差之间均为正常,所以11岁儿童正常情况下,踝间距可高达8㎝。

    我们通常通过膝间距(ICD)来区分罗圈腿的轻中重三度:

    分为轻度(3㎝)、中度3-10㎝和重度(>10㎝)

    用同样的“踝间距”来描述膝外翻的轻重。

 

    罗圈腿除了不好看 罗圈腿该怎么治疗

    1.儿童生理性的内翻膝是不用治疗的。从婴儿出生、到学走路、一直到6-8岁,儿童时期的腿型一直在发生变化。婴儿期是罗圈腿,出生时平均16°內翻,在1岁半-2岁(18-24个月)时,双下肢逐渐变直。2岁开始出现外翻,4岁时外翻最明显,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6-8岁左右,双下肢的外观逐渐变直,到成年期不再发生明显变化。从出生到2岁的罗圈腿和2-8岁期间的X型腿,这是生理发育的过程,通常不需要干预。


儿童时期有些严重的罗圈腿和X型腿需要干预。10岁后站立位两个膝关节距离超过10厘米;或者站立位两个膝关节紧挨,但是踝关节的距离超过10厘米,可以采用微创的骨骺阻滞来调整下肢的罗圈腿或者X型腿的外观5Howorh提出对于骨骺阻滞的年龄,女孩儿应该在11岁以后,男孩儿在12岁以后。



    2.成人无症状的罗圈腿可以动态观察,辅助运动疗法,加强膝关节外侧肌肉韧带的力量训练和膝关节稳定性的训练。如果对外观影响较大,可以选择微创矫形也非常有价值。

    3.成人有疼痛症状的罗圈腿治疗要分具体情况决定。影响因素有年龄、肥胖程度、活动量需求、关节活动范围、关节软骨磨损情况和罗圈腿的具体原因来决定治疗方案。

1)具体来说男性小于65,女性小于60岁,罗圈腿的畸形主要来自关节外,特别是胫骨近段的畸形。选择胫骨近段高位截骨矫形术(英文简称HTO)。









2)对于年龄相对较大,大于65岁,罗圈腿主要是关节内软骨的长期磨损导致的,建议选择微创单髁置换(英文简称UKA)。


   (1)对于严重的罗圈腿,伸直屈曲受限明显,特别是活动范围小,关节周围韧带挛缩严重的,建议做全膝关节表面置换(英文简称TKA)。同样可以很好的纠正关节变形,解除关节疼痛。



(杨某某术前严重內翻,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畸形纠正疼痛消失)

    怎么预防罗圈腿的发生?

   (1)在儿童发育期,关注罗圈腿和X型腿是否符合发育的年龄特点,变形如果超过同龄孩子的正常范围,特别是膝间距和踝间距>10㎝,就需要干预了。

   (2)增加儿童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发生。

   (3)对于下肢外伤导致的骨折、半月板撕裂、膝关节骨坏死等容易产生继发性下肢罗圈腿变形的疾病,积极治疗,预防继发性罗圈腿。

   (4)对于少见的肌源性和神经源性疾病,要积极查找原因,治疗原发病,特别在生长发育期更要关注,预防严重的罗圈腿出现。

参考文献

膝关节外科学,吕厚山主译; 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ISBN 7-117-06936-8

2小儿外科学,全国高等医药教材,施诚仁等主编,第四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专家讨论会纪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中华儿科杂志,2008,463:192-194.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赵曦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326701545@qq.com 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技术QQ:76900985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3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