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卫生健康 > 正文

废弃口罩怎么处理,你知道吗?

2021-8-30 来源:医药卫生网

作者:徐国良、王飞     单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冠疫情暴发后,口罩几乎成为每个人出门的标配。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疫情暴发以来,全球范围内一次性防护口罩的需求量增加了100倍,全世界每月使用和处置的防护口罩数量为1290亿个,随着口罩用量激增,没有被妥善处理的废弃口罩正在污染生态环境,那么废弃口罩究竟该如何处理?是拿开水烫一下重新利用?剪碎后扔掉?还是个人进行焚烧处理呢?

口罩可不是简单的布料

一次性医用口罩结构主要包括3层:最外面的防水层、中间静电吸附层、内部的普通非织造布层。口罩的一般结构是SMS三层结构或者SMMMS五层结构,所用材料一般为聚丙烯(PP),占比90%以上,其纤维直径极细,只有15微米。

聚丙烯是一种良好的驻极材料,中间的静电吸附层就是利用驻极原理,通过电荷的静电力作用捕集尘粒,从而对携带病毒的飞沫及空气中的颗粒物起到过滤作用。聚丙烯还有一个更常用的名字:塑料。

外科口罩如果随意丢弃在大自然中,自然降解可能需要400500年。聚丙烯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老化、分解,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直到变成直径很小的难以过滤分离的微塑料颗粒。

为什么要处理废弃口罩?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外科口罩都是由塑料制成的,分解的口罩塑胶碎片,会在自然中飘散很久,难以降解。未使用过的口罩微塑料平均释放量为71.7-308.3/只,使用后的口罩微塑料平均释放量增加到 682.7-1918/只,吸入或摄入微塑料可能会使人体肺部和胃肠道内的微生物结构产生改变,从而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每天就有超过1000亿个塑料微粒因口罩使用进入自然环境,在未进行回收处理前,废弃口罩可能还会进一步分解,使微塑料释放量继续增加。以加拿大为例,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加拿大很多城市的污水处理厂都面临着生活污水中漂浮的口罩、手套、消毒纸巾等防疫用品数量猛增的问题,不仅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还会堵塞城市污水管道。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据海洋保护组织Oceans Asia发布的最新报告,2020年至少有15.6亿个口罩流入海洋,导致额外的46806240公吨海洋塑料污染。一次性防疫口罩的主要材料为聚丙烯等,属于不可降解塑料,在环境中降解可能需要400-500年时间,它们的存在可能让海洋生物活不过2050年。大量的废弃口罩和外包装塑料垃圾漂浮在海面上,不仅影响养殖业,还会对海上交通造成影响,容易造成船舶事故,危害航运安全。

微塑料在整个水生环境中是持久存在的,被误认为是食物,并被各种海洋生物群食用,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珊瑚、海胆、龙虾、鱼类等,最终被运送到更高的热带地区。

浮游动物摄取尺寸在1.730.6毫米之间的聚苯乙烯颗粒。一种著名的桡足类动物,Centropages typicus,摄取了7.3毫米大小的微塑料后,逐渐失去了摄食能力。在底栖生物Hyalella azteca中,摄入聚乙烯微塑料导致生长和繁殖过程减少。

20209月的巴西海岸,企鹅的尸体不断被冲到岸边,解剖其中一只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它的胃里有一个黑色的N95口罩。202011月,挪威科学家在斑海豹的胃和肠中,观察到微塑料的存在。这类海洋哺乳动物是滤食性动物,因此直接从海水中摄入大量微塑料,或者通过摄入含有微塑料的猎物间接摄入。

微塑料也可以通过对土壤的改造间接影响植物,微塑料极易被植物根系分泌的多糖黏液黏附从而被植物根系吸收,进入植物根部后,这些塑料颗粒能从植物根部运输到植物的地上部分,蒸腾作用可能是塑料颗粒在植物体内运动的主要驱动力,并且蒸腾作用的加快会加速这一过程。

国外研究人员发现,小麦与生菜在含有微塑料的水培试验和废水灌溉沙土中生长时,研究人员在这两种植物的根、茎、叶中均发现了微塑料颗粒。水培条件下的研究表明,0.2μm的聚苯乙烯微球能被生菜的根部吸收并能转移到生菜的茎中积累,而1μm聚苯乙烯微球未能被生菜根部吸收。

如何处理废弃口罩?

关于废弃口罩的处理,医务人员及其他高危人群和普通健康的人群应分别遵循不同的处理流程。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对于在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服务场所,对于医务工作者、患者及患者家属使用过的口罩:应严格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的标准进行处理。将口罩丢弃至专门设置的废弃口罩收纳容器,丢弃口罩后应及时使用75%酒精进行手部的简单消毒,并按照WHO推荐的洗手法彻底消毒。

对于高危场所密切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后的废弃口罩:无专业医疗废弃物处理机构回收处理时,丢弃前应使用含有有效氯1000~2000mg/L的消毒液进行浸泡20~30min消毒,随后丢至有害垃圾桶中,等待集中回收处理。丢弃口罩后应及时使用75%酒精进行手部的简单消毒,并按照 WHO 推荐的洗手法彻底消毒

对于普通健康人群使用过的口罩:可将其投入社区及其他公共场所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内,鼓励大家对废弃口罩进行简易的消毒(如喷洒75%酒精、消毒水等),并在丢弃口罩后及时进行手部消毒与清洁。

口罩能否不污染?

目前全球每年仅一次性塑料制品就达1.2亿吨,只有10%被回收利用,另外12%被焚烧,超过70%被丢弃到土壤、空气和海洋中。那么,是否可以了开发出一种不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呢?

目前,利用再生物质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BPs)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BPs通常由可再生原料制成,如木质素、纤维素、淀粉和生物乙醇。目前市场上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主要有聚乳酸(PLA)、聚羟基链烷酸酯(PHA)、聚羟基丁酸酯(PHB)、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和聚羟基丁酸酯(PHV)BPs物降解,不会因其持久性而产生任何有害影响。

你听过虫子能“吃塑料”吗?据报道,印度粉蛾幼虫(谷螟幼虫)在其消化道内有降解塑料的细菌,可分泌相应的酶来分解塑料并以此获取相应的生存所需物资。塔宾曲霉菌是一种可消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细菌,有助于降解聚氨酯。

废弃口罩能否“变废为宝”?

燃烧发电:垃圾处理厂会对收集的废旧口罩集中进行高温焚烧处理,口罩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具有较高的可燃性,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于蒸汽动力和火力发电等。

用作建筑材料:研究人员首次对添加到再生混凝土骨料(RCA)中的不同比例口罩碎片混合物(SFM)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包括改良压实、无边压缩试验和弹性模量测试等,用于道路基础和次基础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混合了一定比例SFMRCA可以满足路面基层的刚度和强度需求,而且加入口罩碎片后不仅增强了刚度和强度,还改善了延展性和耐用性。据测算,如果用这种方法建造一条绵延一公里的双车道公路,预计使用约300万个口罩,将可以避免93吨废弃物被填埋。

制成工业用品:回收的口罩由紫外线消毒,经人工分拣后被压碎、高温处理,并分离出三种材料:聚丙烯、带状金属以及弹性纤维。其中,聚丙烯可以用来制造遮阳板、汽车零配件等。

看完以上内容,废弃口罩乱扔乱放的危害你知道了吗?如何正确处理废弃口罩你了解了吗?其实,处在疫情当下,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口罩的保护,但是在我们使用完口罩后,废弃的口罩怎么正确处理我们更应该清楚。

微塑料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包括政府在内的整个社会都在尽力去想办法解决这一白色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量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快餐盒、塑料碗,塑料杯子等。当然,将一次性口罩正确分类并丢弃在相应的位置也是我们为保护环境所贡献的一份力量。

因此,保护环境,拒绝微塑料污染,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们的废弃口罩正确处理做起。

参考文献:

[1]金水.如何处理废弃口罩[J].防灾博览,2021(03):62-63

[2]口罩用完怎么办?这些科学家尝试用废弃口罩来铺路[J].中国纤检,2021(03):109.

[3]废弃口罩应剪碎后扔掉?专家教你如何科学处理。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1/0622/c14739-32137433.html

[4]陈海明,董侠,赵莹,王笃金.废弃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回收利用与化学升级再造[J].高分子学报,2020,51(12):1295-1306.

[5]废弃的口罩去了哪里?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1/0324/c14739-32059065.html

[6]贺泓博.普通人群废弃口罩消毒处理后混燃的可行性[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7):157-158.

[7]杜子夜,赵明洁,钱笑,.后疫情时代废弃一次性防疫口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1(16):244-245

[8]霍倩,周莹莹,郭可义,张瑾,谭艳君,孙润军.口罩静电吸附层用驻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染整技术,2021,43(01):12-14.

[9]Dharmaraj S, Ashokkumar V, Hariharan S, Manibharathi A, Show PL, Chong CT, Ngamcharussrivichai C. The COVID-19 pandemic face mask waste: A blooming threat to the marine environment. Chemosphere. 2021 Jun;272:129601.

[10]Rume T, Islam SM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COVID-19 pandemic and potential strategies of sustainability. Heliyon. 2020 Sep;6(9):e04965.

[11] Patrício Silva AL, Prata JC, Walker TR, Duarte AC, Ouyang W, Barcelò D, Rocha-Santos T. Increased plastic pollution due to COVID-19 pandemic: Challenges and recommendations. Chem Eng J. 2021 Feb 1;405:126683.

[12] Morgana S, Casentini B, Amalfitano S. Uncovering the release of micro/nanoplastics from disposable face masks at times of COVID-19. J Hazard Mater. 2021 Jun 26;419:126507.

[13] Wang W, Ge J, Yu X, Li H. Environmental fate and impacts of microplastics in soil ecosystems: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 Sci Total Environ. 2020 Mar 15;708:134841.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赵曦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326701545@qq.com 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3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